Ericson's blog Time is limited, To be a better better man

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也叫最少知识原则,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迪米特法则首先强调的前提是在类的结构设计上,每一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迪米特法则其根本思想,是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类之间的耦合越弱,越有利于复用,一个处在弱耦合的类被修改,不会对有关系的类造成波及。

迪米特法则: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一个系统符合迪米特法则,那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修改时,就会尽量少地影响其他模块,扩展会相对容易,这是对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限制,迪米特法则要求限制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宽度和深度。迪米特法则可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类与类之间保持松散的耦合关系。

迪米特法则要求我们再设计系统时,应该尽量减少对象之间的交互,如果两个对象之间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对象就不应当发生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的一个对象需要调用另一个对象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简言之,就是通过引入一个合理的第三者来降低现有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在将迪米特法则运用到系统设计中时,要注意下面几点:在类的划分上,应当尽量创建松耦合的类,类之间的耦合度越低,就越有利于复用,一个处在松耦合中的类一旦被修改,不会对关联的类造成太大波及;在类的结构设计上,每一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其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访问权限;在类的设计上,只要有可能,一个类型应当设计成不变类;在对其他类的引用上,一个对象对其他对象的引用应当降低到最低。

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当我们要完成在某一细节层次一致的一个过程或一系列步骤,但其个别步骤在更详细的层次上的实现可能不同时,我们通常考虑用模板方法模式来处理。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模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Template

模板方法是通过把不变的行为搬移到超类中,去除子类中的重复代码来体现它的优势,当不变的和可变的行为在方法的子类实现中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不变的行为就会在子类中重复出现,我们通过模板方法把这些行为搬移到单一的地方,这样就帮助子类摆脱重复的不变行为的纠缠。

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Raw Type 原型模式其实就是从一个对象再创建另外一个可定制的对象,而且不需要知道任何创建的细节。

原型模式的优点及适用场景:

使用原型模式创建对象比直接new一个对象在性能上要好的多,因为Object类的clone方法是一个本地方法,它直接操作内存中的二进制流,特别是复制大对象时,性能的差别非常明显。

使用原型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简化对象的创建,使得创建对象就像我们在编辑文档时的复制粘贴一样简单。

因为以上优点,所以在需要重复地创建相似对象时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比如需要在一个循环体内创建对象,假如对象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或者循环次数很多的话,使用原型模式不但可以简化创建过程,而且可以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很多。

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工厂类中包含了必要的逻辑判断,根据客户端的选择条件动态实例化相关的类,对于客户端来说,去除了与具体产品的依赖。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工厂方法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Factory 工厂方法模式实现时,客户端需要决定实例化哪一个工厂来实现运算类,选择判断的问题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工厂方法把简单工厂的内部逻辑判断移到了客户端代码来进行。你想要加功能,本来是改工厂类的,而现在是修改客户端。

工厂方法:

在以下情况下,适用于工厂方法模式:

  • 当一个类不知道它所必须创建的对象的类的时候
  • 当一个类希望由它的子类来指定它所创建的对象的时候
  • 当类将创建对象的职责委托给多个帮助子类中的某一个,并且你希望将哪一个帮助子类是代理者这一信息局部化的时候

Partition List

Problem: Partition List

Solve:
保存两个指针用来指向链表中小于值的数和大于值的数,然后链接这两个链表,最后返回该链表。
[Java Code]

public ListNode partition(ListNode head, int x) {
        ListNode little = new ListNode(-2);
        ListNode large = new ListNode(-1);
        ListNode p1 = little;
        ListNode p2 = large;
        while (head != null) {
            if (head.val < x) {
                p1.next = head;
                p1 = p1.next;
            } else {
                p2.next = head;
                p2 = p2.next;
            }
            head = head.next;
        }
        p2.next = null;
        p1.next = large.next;
        return little.next;
    }

上述代码中little和large来表示小和大的数,然后链接little和large两个链表,最后返回链表头指针。